你的AI创业项目被巨头赋能加速了吗?
2017年以来,BAT等国内巨头都走上赋能加速之路。
把AI喊得最响的百度,于2017年12月,开门集结了21个AI相关项目,并在其后4个月时间中,集训加速,利用百度在AI领域的资源,为创业者加速,把AI技术、产品和业务,落地进入更广泛的各行各业中。
这些被加速的项目,如今都怎么样了?
百度AI加速器第一期
昨天(3月23日),第一期21个项目迎来“毕业”,其中12家代表性项目在Demo Day上进行了路演展示。
此外,同时开启的还有第二期,23个AI相关项目正式集结,将在未来4个月左右时间内接受百度AI加速器的集训和加速。
在Demo Day上,百度AI加速器负责人、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高级总监吴甜对第一期进行了成果概括。
她说:首期百度AI加速器成员企业共覆盖17个大的行业类别,90%以上的企业成功接入百度AI技术,服务超过30万家B端企业客户,让数亿个人用户使用到AI服务。
另外,在百度AI加速器期间,视通科技、人人智能、CELLA等7家伙伴,发布了9项应用了百度AI技术的全新产品,天正聚合、智能一点、我买网等15家伙伴,借助百度AI技术,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了重大升级。
小数据模型
当然,从第一期毕业,到第二期入孵加速,中间不仅会体现百度的AI项目选取眼光,也能反映AI创业发展的风向。特别是针对AI的“落地”、“产业”和“产品”被反复提及的2018年。
有哪些变化呢?
2017年入选的第一期项目,总共21个。
2018年入选的第二期项目,总共23个。
呈现如下维度不同:
1)地域变化
2017年第一期,项目创办地域分布为:
16北京:2上海:1深圳:1杭州:1以色列;
2018年第二期:
11北京:2上海:1广州:2深圳:3杭州:1合肥:1青岛:1苏州。
AI创业项目开始“去中心化”,而且合肥、青岛和苏州等城市创办的项目,也代表了目前AI产业全国格局的特色。比如合肥的项目涉及可穿戴和微芯片,青岛的项目涉及智能制造,而苏州则与语音相关。
2)创业方向
按照AI技术研发和应用划分,我们从“自然语言(语音、语义及知识图谱)”、机器视觉、芯片及系统、硬件和机器人,以及综合解决方案等5大方向。
其中,2017年第一期,21个项目的创业方向分布为:
9自然语言:5机器视觉:2芯片系统:1硬件和机器人:4综合解决方案;
2018年第二期,23个项目:
4自然语言:6机器视觉:2芯片系统:2硬件机器人:9综合解决方案。
虽然样本数据不算多,但按照百度AI加速器一以贯之的选择标准,还是能反映出一些AI创业趋势。
而且有些趋势正是去年1年百度等巨头带动的。比如自然语言方面,百度于2017年7月5日召开AI开发者发布会,并宣布利用DuerOS赋能开发者,最大限度降低入门门槛,这给整个自然语言行业带来震动,甚至包含科大讯飞等传统语音立命的公司,都被喊出了“保卫科大讯飞”的危机口号,创业市场又怎能不为所动?
而综合性解决方案方面,体现的正是AI技术不断成熟后,被综合运用,结合具体场景进行落地,特别是涉及线上线下数据一体化的领域,比如零售,出现了不少与之相关的解决方案供应商。
3)客户分布
最后,还可以从创业项目的客户导向分布,来观察变化趋势。
2017年第一期的21个AI项目中:
To B项目17个,To C项目4个;
而2018年第二期23个项目中:
To B项目17个,To C项目6个。
虽然2C项目在2018年有所增加,但基本情况变化不大,面向B端客户,寻求产业结合落地,仍是当前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的AI应用方向。
这会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2C的App创业截然不同,而且从“轻重”角度来说,AI项目越做越重,不仅会是大势所然,而且也会成为竞争壁垒。
12个项目路演
………………
人人智能:致力于Arm架构的边缘计算前端智能,是场景化智能的系统提供上,应用于人脸实名制、人机交互、人群大数据等政务和商业智能领域。